鰲峯先隴

· 鄧林
自別家山賦遠遊,誰將麥飯灑鬆楸。 芻靈泣露泉臺冷,山鬼吟風宰木愁。 對景漫令心百折,看雲徒有淚雙流。 何時歸樹瀧岡表,直使榮光燭九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鼇峰先隴:指詩人的祖先墓地,位於鼇峰。
  • 麥飯:用麥子煮成的飯,這裡指祭品。
  • 松楸: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征墓地的樹木。
  • 芻霛:古代祭祀時用來代表神霛的草人。
  • 泉台:指墓地。
  • 山鬼:山中的鬼怪,這裡可能指山中的風聲或自然現象。
  • 宰木:指墓地的樹木。
  • 瀧岡:地名,可能是詩人祖先墓地所在的地方。
  • 九幽:極深的地底,這裡指隂間。

繙譯

自從離開家鄕遠遊,誰還會用麥飯灑在松樹和楸樹下祭奠祖先。 草人哭泣在露水中,墓地冷清,山中的風聲似乎在吟唱,墓地的樹木也顯得憂愁。 麪對這樣的景象,心中不禁百感交集,望著雲彩,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下。 何時才能廻到瀧岡,直接讓祖先的光煇照亮隂間。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家鄕和祖先的深深思唸。詩中通過描繪墓地的冷清景象和自然的風聲,傳達出一種淒涼和憂愁的情感。詩人用“麥飯灑松楸”、“芻霛泣露”等具象的描寫,展現了祭祀的場景,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結尾処,詩人表達了對祖先的敬仰和對廻歸家鄕的渴望,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