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樑思立王正之諸子集訶林湛上人方丈得黃字

蕭寺過逢共舉觴,無邊秋色入重陽。 菩提帶雨猶分翠,菊蕊含霜半吐黃。 趺坐漫思參大乘,翻經聊復禮空王。 勝遊祇爲開蓮社,何用登高落帽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日:指重陽節,即農曆九月初九。
  • 梁思立王正之諸子:指梁思立和王正之的兒子們。
  • 訶林湛上人:訶林湛,人名,上人是對僧人的尊稱。
  • 方丈:寺院中住持的居室,也指住持或寺院的最高負責人。
  • 蕭寺:指冷清的寺院。
  • 舉觴:舉杯飲酒。
  • 菩提:佛教用語,指覺悟的智慧。
  • 趺坐:佛教徒的一種坐姿,即盤腿坐。
  • 大乘:佛教的一個派別,強調普渡衆生。
  • 翻經:翻閱佛經。
  • 空王:指佛,佛教認爲佛是超越一切的空性。
  • 蓮社:佛教中的一個組織,也指佛教徒的集會。
  • 落帽狂:指重陽節登高時,因風大而帽子被風吹落的情景,這裏比喻爲放縱的行爲。

翻譯

在重陽節這一天,我和梁思立、王正之的兒子們一同來到冷清的寺院,與訶林湛上人在方丈室相聚,舉杯共飲。我們欣賞着無邊的秋色,感受着重陽節的氛圍。菩提樹上的雨珠還帶着翠綠,菊花的花蕊含着霜,半開半吐地顯露出黃色。我們盤腿坐下,隨意地思考着參悟大乘佛教的教義,翻閱佛經,以此來禮拜佛。這次愉快的聚會只是爲了開啓佛教徒的集會,而不必像登高時那樣放縱地讓帽子被風吹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在寺院中與友人共聚的情景,通過秋色、菩提、菊花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充滿禪意的氛圍。詩中「趺坐漫思參大乘,翻經聊復禮空王」表達了作者對佛教的虔誠和對禪理的追求。結尾的「勝遊祇爲開蓮社,何用登高落帽狂」則體現了作者對世俗放縱行爲的淡漠,更傾向於內心的寧靜與精神的提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對精神生活的嚮往。

鄧時雨

鄧時雨,字君肅。從化人。明神宗萬曆時山人。後以子廷佐貴,封文林郎。清羅元煥著《粵臺徵雅錄》有傳。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