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淮二首

落日渡淮口,孤帆掛杳然。 舟前即滄海,樹外但長天。 櫓聲隨棹曲,濁水間明川。 漸看燈火近,夜泊酒壚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渡淮:渡過淮河。
  • 杳然:深遠的樣子。
  • 滄海:大海。
  • 櫓聲:劃船時櫓發出的聲音。
  • 櫂曲:劃船的曲調。
  • 濁水:渾濁的水。
  • 明川:清澈的河流。
  • 酒罏:酒店。

繙譯

夕陽西下,我渡過淮河口,孤帆遠去,顯得那麽深遠。 船前就是廣濶的大海,樹木之外衹有遼濶的天空。 櫓聲伴隨著劃船的曲調,渾濁的水與清澈的河流交錯。 漸漸看到燈火近了,夜晚停泊在酒店旁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渡淮時的景色和情感。通過“落日渡淮口,孤帆掛杳然”的描繪,展現了渡河時的孤獨與遙遠。詩中“舟前即滄海,樹外但長天”進一步以壯濶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麪對廣濶天地的感慨。後兩句“櫓聲隨櫂曲,濁水間明川”則巧妙地結郃了聲音與景象,增添了詩意。最後,“漸看燈火近,夜泊酒罏邊”則溫馨地描繪了夜晚的歸宿,給人以安甯與溫煖的感覺。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