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雁二首

不識邊州雪,何知瘴海花。 三秋兼楚笛,五月伴胡笳。 一一隨粱稻,雙雙宿渚沙。 生來自飄泊,形影老天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瘴海花:指南方熱帶地區的有毒花木。瘴,指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古人認爲是瘴癘的病源。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九月。
  • 楚笛:楚地的笛聲,泛指南方音樂。
  •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於笛子。
  • 粱稻:泛指糧食。
  • 渚沙:水邊的沙地。

翻譯

不知道邊疆的雪,又怎會知曉南方瘴氣中的花。 秋天裏聽着楚地的笛聲,五月時伴着胡笳的樂音。 一隻只大雁隨着糧食遷徙,成雙成對地棲息在水邊的沙地上。 一生都在漂泊,身影老去在天涯。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大雁的生活習性,表達了作者對漂泊生涯的感慨。詩中,「不識邊州雪,何知瘴海花」反映了南北氣候的差異,同時也隱喻了人生的不同境遇。後句「三秋兼楚笛,五月伴胡笳」以音樂爲背景,加深了漂泊的哀愁。最後兩句「生來自飄泊,形影老天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無定生涯的無奈與感慨。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