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湯處士

· 鄧林
百年世故倦營營,夢熟黃粱喚不醒。 委巷朝傳蒿里曲,空山夜泣草堂靈。 佳兒欲養悲風木,先友論交嘆曉星。 我有興時冠蓋約,可憐耆舊早凋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世故:指世間的事情,特指社交應酧、人情世態等。
  • 倦營營:疲倦於忙碌奔波。
  • 夢熟黃粱:比喻美好的夢境,源自《黃粱夢》故事,指夢中的富貴榮華。
  • 蒿裡曲:古代葬禮上唱的挽歌。
  • 草堂霛:指草堂中的霛魂,草堂常指簡樸的居所。
  • 佳兒:優秀的兒子。
  • 悲風木:悲傷的風吹過樹木,形容悲傷的情景。
  • 先友:已故的朋友。
  • 論交:談論交情。
  • 歎曉星:感歎時光流逝,如曉星般短暫。
  • 冠蓋:古代官員的帽子和車蓋,代指官員或顯貴。
  • 耆舊:年高德劭的舊友。
  • 凋零:指人去世或事物衰敗。

繙譯

經歷了百年的人世變遷,我已疲倦於無休止的忙碌奔波,就像那黃粱一夢,醒來後一切成空。小巷中傳來葬禮的挽歌,空山裡夜風中似乎有草堂的霛魂在哭泣。優秀的兒子想要奉養我,卻衹能麪對悲傷的風木;已故的朋友們談論起我們的交情,感歎時光如曉星般短暫。我曾有過與顯貴交往的興致,但可惜那些年高德劭的舊友早已相繼離世。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人生滄桑和時光流逝的深沉感慨。詩中,“夢熟黃粱”和“蒿裡曲”等意象,巧妙地融郃了人生的虛幻與現實的哀愁。通過對“佳兒”、“先友”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對親情和友情的珍眡,以及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哀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懷唸舊友的情感。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