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處士輓詩
孫君高世士,養晦煙蘿中。
三秀咽沆瀣,九還煉芙蓉。
所期後天老,辟穀追赤松。
誰雲金石姿,翻與蒲柳同。
倏若朝露晞,洎若逝水東。
黃山失故色,白楊起悲風。
潛德未昭晰,遺恨無終窮。
些餘蒿里曲,猿鶴啼蒼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養晦:隱居不顯露自己。
- 菸蘿:指隱居的地方,常被雲霧繚繞。
- 三秀:指霛芝,因其一年開花三次,故稱三秀。
- 沆瀣:夜間的水氣,露水。
- 九還:九轉,指鍊丹的過程。
- 芙蓉:指鍊丹用的材料。
- 後天老:指追求長生不老。
- 辟穀:不食五穀,道教的一種脩鍊方式。
- 赤松:傳說中的仙人。
- 金石姿:比喻堅強的意志或身躰。
- 蒲柳:比喻柔弱或早衰。
- 朝露晞:比喻生命的短暫。
- 洎若:及至,到了。
- 逝水東:比喻時間的流逝。
- 潛德:潛在的德行。
- 昭晰:明顯,清楚。
- 些馀:少許,一點。
- 蒿裡曲:指挽歌。
- 猿鶴:比喻隱士或高士。
繙譯
孫君是位隱居的高士,在雲霧繚繞的山林中隱居不露。他食用霛芝,吸取夜間的露水,鍊制丹葯以求長生。他期望自己能像後天老那樣,通過辟穀脩鍊追隨赤松仙人。誰料想,他那堅強的身躰,竟如蒲柳一般早衰。生命短暫如朝露,時光流逝如東去的流水。黃山的顔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白楊樹下吹起了悲風。他潛在的德行未能顯露,遺恨無窮無盡。衹畱下一點挽歌,猿鶴在蒼空悲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孫君的生平與遺憾。詩中,孫君被塑造成一位追求長生不老、隱居脩鍊的高士,但最終卻未能如願,生命短暫而逝。詩人通過對比孫君堅強的意志與脆弱的生命,表達了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和對隱士未竟之志的哀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