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錢塘王牧之還北京

· 鄧林
西湖雨過生新水,孤山倒浸玻璃翠。 畫船誰唱竹枝歌,教人未飲心先醉。 使君本是江南客,半世辭家歸未得。 忽謾相逢又相別,水色山光豈終極。 京華□官有嚴親,況復交遊總縉紳。 故鄉休道難爲別,我亦東西南北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孤山:位於杭州西湖中,是西湖的著名景點之一。
  • 玻璃翠:形容湖水清澈透明,如玻璃般晶瑩。
  • 竹枝歌:古代江南地區的一種民歌。
  • 使君: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裡指王牧之。
  • 忽謾:突然,不經意間。
  • 京華:指北京,古代中國的首都。
  • 嚴親:指父親,這裡特指王牧之在北京的父親。
  • 縉紳:古代指有官職或地位的人,這裡指王牧之在北京的社交圈。

繙譯

西湖的雨過後,湖水新生,孤山倒映在如玻璃般清澈的翠綠湖水中。畫船上,是誰在唱著竹枝歌,讓人還未飲酒,心已先醉。你本是江南的客人,半生離鄕,至今未能歸去。突然相遇,又匆匆告別,湖光山色,美景無窮。

你將廻到北京,那裡有你的嚴父,還有你的官場朋友,都是些有地位的人。故鄕雖然難以告別,但我也是四処漂泊的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西湖雨後的美景,通過“孤山倒浸玻璃翠”等詞句,生動地展現了湖光山色的迷人景象。詩中,“畫船誰唱竹枝歌,教人未飲心先醉”表達了詩人對江南風情的深深畱戀。後半部分則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以及對友人王牧之歸途的祝願,同時也透露出詩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狀態。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江南的美景,又抒發了離別的哀愁,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