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端午賜觀擊毬射柳五闋

· 楊榮
御座正臨仙苑,禁林大敞瓊筵。臂間長命綵絲纏。何必靈符丹篆。 處處龍舟競渡,家家簫鼓喧闐。萬方無事樂豐年。仰荷聖明恩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御座:皇帝的座位。
  • 仙苑:指皇家園林,比喻爲仙境。
  • 禁林:皇家園林。
  • 瓊筵:華美的宴席。
  • 長命綵絲纏:指端午節時人們佩戴的五彩絲線,寓意長壽。
  • 靈符丹篆:指道教的符咒和丹藥,通常用於祈福或治病。
  • 龍舟競渡:端午節的傳統活動,模仿古代救屈原的船隻競渡。
  • 簫鼓喧闐:簫和鼓的聲音喧鬧,形容節日的熱鬧氣氛。
  • 無事:指國家太平,沒有戰亂或災難。
  • 樂豐年:慶祝豐收的年份。
  • 仰荷:仰望並感激。
  • 聖明恩眷:指皇帝的英明和恩寵。

翻譯

皇帝的寶座正對着如仙境般的園林,皇家園林中擺開了華美的宴席。人們手臂上纏着寓意長壽的五彩絲線,這已經足夠,無需再求助於道教的符咒和丹藥。

到處都是龍舟競渡的盛況,家家戶戶都響起了簫和鼓的熱鬧聲音。國家太平,人民慶祝豐收的年份,大家都仰望並感激皇帝的英明和恩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端午節的盛況,通過「御座正臨仙苑」和「禁林大敞瓊筵」展現了皇家園林中的節日慶典。詩中「長命綵絲纏」和「龍舟競渡」等細節生動地反映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國家太平和皇帝恩寵的感激之情,體現了對當時社會安定和皇恩浩蕩的讚美。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開闊,情感真摯,是對明代端午節慶典和皇恩的一種頌揚。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