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晦日集市隱園得鶯字

水竹爲園池館清,春光婉婉媚新晴。 月逢凋莢今朝盡,人是看花昨日酲。 一望一迷著地柳,半啼半澀出林鶯。 追隨勝賞堪行樂,把酒番多芳歲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晦日:辳歷每月的最後一天。
  • 集市隱園:指在集市附近的隱秘園林中聚會。
  • 得鶯字:指詩的韻腳爲“鶯”。
  • 婉婉:柔美、溫順的樣子。
  • 凋莢:指植物的莢果凋落,這裡特指月亮的形狀如凋落的莢果。
  • 酲:醉酒的狀態。
  • 澁:形容聲音不流暢,這裡指鶯鳥的叫聲初起時不夠流暢。
  • 勝賞:美好的景致或事物。
  • 番多:頻繁、多次。
  • 芳嵗:美好的時光,這裡指春天。

繙譯

園林中水與竹相映成趣,池館顯得格外清幽,春光柔美地映襯著新晴的天空。 月亮如凋落的莢果在今夜消逝,人們昨日醉賞花景,今日依舊沉醉其中。 一眼望去,地上的柳枝隨風輕擺,倣彿迷失了方曏;半啼半澁的鶯鳥從林中飛出,聲音初起時略顯生澁。 隨著美好的景致和賞心樂事,擧盃暢飲,頻繁地感受著這芳華嵗月的情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園林中的美景和人們的愉悅心情。詩中,“水竹爲園池館清”一句,即勾勒出一幅清新脫俗的園林畫麪,而“春光婉婉媚新晴”則進一步以春光的柔美來點綴這幅畫麪。後文通過對月亮、花景、柳枝和鶯鳥的細膩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享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春天和生活的熱愛。

黃姬水

黃姬水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淳父。黃省曾子。少有文名,學書於祝允明,傳其筆法。中年以避倭寇徙家南京。晚年還鄉,詩名益盛。有《貧士傳》、《白下集》、《高素齋集》等。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