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避地:避世隱居。
- 歲又闌:歲末,年底。
- 浮世:人間,人世。指紛擾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
- 儒冠: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借指儒生。
- 鶴禁:比喻太子的宮禁。
- 鴒原:比喻兄弟。
- 北堂:指母親的居室,也指母親。
翻譯
我正避世隱居,生活貧困至極,而你卻要獨自回鄉,又到了歲末。 在這紛擾的世間,我妨礙了自己的孝道和節操,一生的事業也辜負了儒生的身份。 我空有陪伴太子的心願,卻遠不及兄弟間相互救助的深情。 千里之外的險途,你應當自愛,而我要珍重地安慰母親,讓她多加餐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弟弟彥斌的深情告別與祝福。詩中,「我方避地貧尤甚」與「子獨還鄉歲又闌」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作者的困境與弟弟的歸途。後句「浮世風塵妨孝節,平生事業負儒冠」深刻反思了個人在動盪社會中的無奈與失落。結尾的「千里畏途當自愛,北堂珍重慰加餐」則是對弟弟的深切關懷與對母親的思念,情感真摯,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