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堂學士:指在翰林院任職的學者,這裏特指歐陽承旨。
- 筆如椽:比喻書法或文筆雄健有力,如同屋椽一般粗大。
- 紈扇:用細絹製成的扇子。
- 鳳池:即鳳凰池,指中書省,這裏泛指朝廷。
- 紫毫:指用紫色兔毛製成的筆,這裏泛指毛筆。
- 銀箋:指精美的紙張。
翻譯
玉堂學士歐陽承旨的書法筆力雄健,如同屋椽一般,他在一把新制的細絹扇面上題寫了詩句,這些詩句傳到了海邊。記得在朝廷春宴結束後,他用紫色的毛筆蘸着香露,在精美的銀色紙張上揮灑墨跡。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歐陽承旨在書法上的卓越造詣。通過「筆如椽」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其書法的雄渾有力。詩中「紈扇新題到海邊」一句,不僅展現了歐陽承旨書法作品的廣泛傳播,也隱含了其作品跨越地域界限的影響力。後兩句回憶了春宴上的情景,以「紫毫香露灑銀箋」細膩地描繪了書法創作的雅緻過程,進一步凸顯了歐陽承旨書法藝術的高超與獨特。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
鄭潛的其他作品
- 《 自高唐州至齊河夜題紀懷 》 —— [ 明 ] 鄭潛
- 《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來六詩投贈遂歌山中人次韻答之 其五 》 —— [ 明 ] 鄭潛
- 《 窮年守嵗五首 其三 》 —— [ 明 ] 鄭潛
- 《 次韻酬葛元哲經歷 》 —— [ 明 ] 鄭潛
- 《 題望海亭亭在烏石山之陽平章燕公所建 》 —— [ 明 ] 鄭潛
- 《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來六詩投贈遂歌山中人次韻答之 其三 》 —— [ 明 ] 鄭潛
- 《 題考亭書院手檜 》 —— [ 明 ] 鄭潛
- 《 述懷三首寄傅忠卿照磨 》 —— [ 明 ] 鄭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