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臺即景

· 鄭潛
南閩總炎熱,地僻且從容。 鬆壘風聲細,淇園樹影濃。 綠筠生玉版,丹荔熟金鐘。 但恐村醪盡,何愁客思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鬆壘:指松樹叢生的地方。
  • 淇園:古代著名的園林,這裏指景色優美的園林。
  • 綠筠:綠色的竹子。
  • 玉版:指竹子的雅稱,因其色澤如玉。
  • 丹荔:紅色的荔枝。
  • 金鐘:形容荔枝成熟時顏色金黃,形似鍾。
  • 村醪:鄉村自釀的酒。
  • 客思慵:指客人的思緒懶散,不想動。

翻譯

南方的福建總是炎熱,但這個地方偏僻,讓人感到從容不迫。松樹叢中傳來細微的風聲,淇園裏的樹影濃密。綠色的竹子生長得如同玉版一般,紅色的荔枝成熟了,顏色金黃如鍾。只擔心鄉村自釀的酒會喝完,但並不擔心客人的思緒會變得懶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方福建一處幽靜之地的景象,通過鬆樹、園林、竹子和荔枝等自然元素,表達了作者對這片土地的喜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詩中「鬆壘風聲細,淇園樹影濃」等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景物的靜謐美,而「綠筠生玉版,丹荔熟金鐘」則巧妙地運用比喻,增強了詩意。末句「但恐村醪盡,何愁客思慵」則透露出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客人閒適心態的期待。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