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書園亭

· 鄭潛
雲收綠野半晴天,料峭寒欺淑景妍。 平遠山川籠薄霧,淺深楊柳帶輕煙。 且看金谷花妖豔,寧怨蘭塘草鬱芊。 路入侯門春寂寂,空餘廄吏拂香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料峭:(liào qiào) 形容風力寒冷、尖利。
  • 淑景:(shū jǐng) 美好的景色。
  • 金谷:(jīn gǔ) 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古代以園林著稱。
  • 妖豔:(yāo yàn) 豔麗而不莊重。
  • 蘭塘:(lán táng) 指園林中的池塘。
  • 鬱芊:(yù qiān) 形容草木茂盛。
  • 廄吏:(jiù lì) 管理馬廄的小官。
  • 香韉:(xiāng jiān) 墊在馬鞍下的香料墊子。

翻譯

雲彩散去,綠野上空半晴半陰,寒風料峭,卻也擋不住這美好景色的妍麗。遠處的山川被薄霧籠罩,近處的楊柳在輕煙中若隱若現。眼前金谷園中的花朵妖豔動人,又怎會怨恨蘭塘邊草木的茂盛。沿着小路走進侯門,春天的寂靜無處不在,只剩下管理馬廄的小吏輕輕拂去香韉上的塵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園林的景色,通過對比遠近、明暗的景緻,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存。詩中「雲收綠野半晴天」一句,既描繪了天氣的變化,也暗示了心情的起伏。後文通過對金谷花和蘭塘草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同時也透露出對繁華背後的寧靜的嚮往。結尾處的「路入侯門春寂寂」則進一步以靜謐的春景,反襯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