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簡翠林長老求茶

· 鄭潛
象峯深處得先春,簇簇金芽入焙新。 剩與老禪醒醉夢,也應分惠到山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象峯:山峯名,可能指形狀像大象的山峯。
  • 得先春:指在春天早期得到。
  • 簇簇:形容茶葉叢生的樣子。
  • 金芽:指嫩黃色的茶芽。
  • 入焙:放入烘焙中,指茶葉的加工過程。
  • 剩與:剩餘的,留給。
  • 老禪:指年老的禪師。
  • 醒醉夢:使醉夢清醒,指茶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 分惠:分享恩惠,這裏指分享茶葉。
  • 山人:指隱居山林的人,這裏可能指作者自己。

翻譯

在象峯深處的春天早期,我得到了一叢叢嫩黃色的茶芽,它們剛被新鮮地烘焙過。 我留下這些茶葉給年老的禪師,讓他用以清醒醉夢,也應該分享一些給山中的隱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山中得到新鮮茶葉的情景,通過「象峯深處得先春」和「簇簇金芽入焙新」的描繪,展現了茶葉的珍貴和新鮮。後兩句「剩與老禪醒醉夢,也應分惠到山人」則表達了作者願意與禪師和山中隱士分享這份自然恩惠的情感,體現了作者的慷慨和對自然饋贈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