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懷知已

· 鄭潛
秋草連天山色青,穹廬咫尺隔蓬瀛。 應隨鳳駕遊仙闕,月下時聞玉佩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穹廬:指蒙古包,一種圓頂帳篷,是蒙古族的傳統住所。
  • 蓬瀛:傳說中的仙境,蓬萊和瀛洲,常用來比喻遙遠而難以到達的地方。
  • 鳳駕:鳳凰拉的車,比喻高貴的交通工具或出行方式。
  • 仙闕:仙人的宮殿,指神話中的仙境。
  • 玉佩:古代貴族佩戴的玉製裝飾品,行走時會發出清脆的聲音。

翻譯

秋天的草連綿不絕,山色青翠,蒙古包近在咫尺,卻彷彿隔着遙遠的仙境。 應該隨着鳳凰拉的車去遊覽仙人的宮殿,月光下不時聽到玉佩的清脆聲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山野的景象,通過「秋草連天山色青」展現了自然的遼闊與生機。詩中「穹廬咫尺隔蓬瀛」巧妙地將現實與幻想結合,表達了詩人對遠方仙境的嚮往。後兩句「應隨鳳駕遊仙闕,月下時聞玉佩聲」則進一步以仙境的想象,增添了詩歌的神祕與浪漫色彩,體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