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侍讀:古代官名,負責爲皇帝或皇子講解經史。
- 曾鶴齡:人名,詩中的主角,曾任侍讀。
- 楊榮:明代文學家,此詩的作者。
- 詞垣:指翰林院,古代文學才子聚集之地。
- 承雨露:比喻受到皇帝的恩澤。
- 寧親:指回家探親,安寧地與家人團聚。
- 荷恩榮:承受恩寵和榮耀。
- 泮(pàn):融化。
- 升堂:古代禮儀中的一種,表示尊敬和慶祝。
- 拜舞:古代禮儀中的跪拜和舞蹈,表示敬意和喜悅。
- 春酒:春天釀造的酒,常用於慶祝和祝福。
翻譯
你的才華出衆,曾一舉奪得科舉的桂冠, 在翰林院任職,你的名聲獨樹一幟。 長時間以來,你筆耕不輟,沐浴着皇恩, 如今,你欣喜地回家探親,感受着皇家的榮耀。 長河邊的風溫暖了,冰開始融化, 你的故鄉正是花開時節,陽光明媚。 想象中,你到家時,家人頻繁地向你行禮, 大家滿懷喜悅地傾倒春酒,祝福你長壽無疆。
賞析
這首作品是明代文學家楊榮贈給曾任侍讀的曾鶴齡的歸鄉詩。詩中,楊榮讚揚了曾鶴齡的才華和在官場上的成就,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祝福。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家庭的喜慶氛圍,詩人傳達了對曾鶴齡歸鄉的喜悅和對其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溫馨,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