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節堂爲吳母題

· 楊榮
蒼松古柏伴孀居,苦節艱難二十餘。 寶匣流塵朝鏡掩,青燈照影夜窗虛。 承歡喜見斑衣樂,介壽還驚白髮疏。 遙想高堂調膳後,春風花外度輕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孀居:寡居,指婦女喪偶後獨居。
  • 苦節:指堅守節操,矢志不渝。
  • 寶匣:指裝有鏡子等珍貴物品的匣子。
  • 流塵:積存的灰塵。
  • 朝鏡:早晨梳妝用的鏡子。
  • 青燈:油燈,因其燈光青熒,故稱。
  • 斑衣:指彩衣,古代用以指代孝養父母。
  • 介壽:祝壽,祝賀長壽。
  • 調膳:指烹飪,做飯。
  • 高堂:指父母。

繙譯

蒼松與古柏陪伴著寡居的吳母,她堅守節操,艱難地度過了二十多年。寶匣中積滿了灰塵,早晨的鏡子也被遮掩,衹有青燈照著孤獨的身影,夜窗顯得空虛。她承歡膝下,看到孩子們穿著彩衣的快樂,但祝壽時卻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白發稀疏。遙想她在高堂調膳之後,春風中,花外輕車緩緩駛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吳母堅守節操、孤獨生活的情景,通過蒼松、古柏、寶匣、青燈等意象,展現了她嵗月的沉澱與內心的堅靭。詩中“斑衣樂”與“白發疏”形成鮮明對比,既表達了對吳母晚年生活的祝願,也透露出對她堅守節操的敬意。結尾的“春風花外度輕車”則以一種溫馨而甯靜的畫麪,爲吳母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