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學士韻四首

· 楊榮
玉署岧嶢禁苑西,石渠天祿勢相齊。 雲霞絢綵當窗近,奎璧回光照席低。 天闕喜同聯劍佩,仙家何必羨刀圭。 鶯聲恰似簫韶曲,時聽綿蠻隔樹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署:指翰林院,古代的學術機構。
  • 岧嶢(tiáo yáo):高聳的樣子。
  • 石渠:古代藏書的地方。
  • 天祿:古代指天賜的福祿,也指皇家圖書館。
  • 奎璧:指星宿,古代認爲奎星主文章,璧星主文運。
  • 劍佩:古代官員佩戴的劍和玉佩,象徵身份和地位。
  • 刀圭:古代道士煉丹用的工具,這裏指仙家的生活。
  • 簫韶曲:古代的一種音樂,這裏比喻鶯聲的美妙。
  • 綿蠻:形容聲音柔和細膩。

翻譯

在翰林院高聳的禁苑西側,石渠和天祿的氣勢相得益彰。 雲霞絢爛,近在窗前,星光閃爍,照亮了低矮的席位。 天闕之中,我們歡喜地聯袂佩戴劍佩,仙家生活又何必羨慕那煉丹的刀圭。 鶯鳥的歌聲恰似簫韶曲一般美妙,不時聽到它們在樹間柔和細膩的啼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翰林院的寧靜與高雅,通過對雲霞、星光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學術和自然的讚美。詩中「天闕喜同聯劍佩」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滿足,而「鶯聲恰似簫韶曲」則進一步以自然之聲喻示內心的平和與喜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享受。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