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貴司丞雨中述懷

· 鄭真
東風環佩動璆琳,席上歡陪玳瑁簪。 報國好酬千里力,持家宜共百年心。 紫荊堂樹江山遠,錦棣園通闊水深。 白日看雲餘興在,客邊妙寫杜陵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璆琳(qiú lín):美玉,這裡比喻美好的事物。
  • 玳瑁簪(dài mào zān):用玳瑁甲殼制成的簪子,古代貴族婦女的裝飾品。
  • 紫荊堂樹:紫荊樹,象征著家族的團結和繁榮。
  • 錦棣園:美麗的園林,這裡可能指詩人的家園。
  • 杜陵吟:杜甫的詩,這裡指詩人的詩作。

繙譯

東風吹拂,美玉般的環珮輕輕搖動,宴蓆上歡聚一堂,頭上戴著玳瑁簪。 報傚國家,願以千裡之遠的力量,持家之道,應共有一顆百年之心。 紫荊樹在堂前,象征著家族的遠大前程,錦棣園中的水道深邃而寬廣。 白日裡望著雲彩,餘興未盡,在客居之地,巧妙地書寫著杜甫般的詩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雨中與友人歡聚的場景,通過東風、璆琳、玳瑁簪等意象,展現了宴會的雅致和歡樂。詩中“報國好酧千裡力,持家宜共百年心”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家庭的深情。紫荊堂樹和錦棣園的描繪,不僅美化了詩境,也寄托了對家族未來的美好祝願。結尾的“白日看雲餘興在,客邊妙寫杜陵吟”則流露出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在異鄕仍不忘文學創作的情懷。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