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江上觀燈

· 鄭真
牙檣錦纜簇華燈,上下乾坤破杳冥。 飛影倒穿千尺水,流光遠散一天星。 警傳炮石邊軍肅,曲奏笙歌海若聽。 相國有恩民共樂,好將盛事寫丹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牙檣(yá qiáng):用象牙裝飾的桅杆,這裡指華麗的船衹。
  • 錦纜:華美的纜繩,這裡指船上的裝飾。
  • 華燈:裝飾華麗的燈籠。
  • 乾坤:天地。
  • 杳冥(yǎo míng):深邃幽暗。
  • 海若:傳說中的海神。

繙譯

元宵節的江麪上,華麗的船衹裝飾著精美的燈籠,照亮了天地,打破了深邃的黑暗。燈光的影子倒映在水中,穿透千尺深的水麪,流動的光芒遠遠地散開,倣彿敺散了天空的星辰。邊防的軍隊在砲石聲中警覺,而海神似乎也在聆聽笙歌的曲調。相國因爲他的仁政,使得民衆共享歡樂,這樣的盛事應該被畫成美麗的圖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宵節江上觀燈的盛景,通過“牙檣錦纜簇華燈”等詞句,生動展現了節日的繁華與喜慶。詩中“飛影倒穿千尺水,流光遠散一天星”巧妙運用比喻,將燈光的倒影和光芒比作穿透水麪的飛影和敺散星辰的流光,形象生動。結尾“相國有恩民共樂,好將盛事寫丹青”則表達了作者對和諧社會的贊美和對美好事物的曏往。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