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勝遊歌贈金臺田衛使

十載逢君神武營,君能走馬塵不驚。腰下金鐺還自惜,匣中寶劍常有聲。 十載逢君瓊海上,衣冠扮作神仙相。旅泊徒嗟過隙駒,雄飛空逐滔天浪。 浪花聲裏問歸程,天北天南無限情。武功坊下逍遙夢,奇甸街前快樂行。 此行真入蓬萊島,十月梅花覺春早。雲邊筇竹面似人,石上胡麻大如棗。 莫道長安繁且華,海上奇怪尤堪誇。冬飧不必黃芽菜,寒具何須白貝花。 嗟君遨遊七十載,榔酒椰漿君自解。海鷗相狎無機關,塞馬由來有真宰。 勸君長醉且徘徊,乾坤何處非春臺。今夜白龜才入夢,明日金雞放赦來。 噫欷歔,天南天北無彼界,堯仁象天如倚蓋。君不從軍萬里行,那識皇輿如此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鐺:金制的頭飾。
  • 武功坊:地名,可能指某個具有武俠或軍事歷史的地方。
  • 奇甸街: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與武功坊相對,代表不同的文化或地理特徵。
  • 筇竹:一種竹子,這裏可能指用筇竹製成的手杖。
  • 胡麻:即芝麻,這裏形容其大。
  • 黃芽菜:一種蔬菜,可能指冬季的常見蔬菜。
  • 寒具:指冬季的衣物或裝備。
  • 白貝花:可能指某種白色的花卉,具體不詳。
  • 榔酒:一種酒,可能與椰漿有關。
  • 椰漿:椰子汁。
  • 海鷗相狎:海鷗相互親近,比喻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 塞馬:邊塞的馬,這裏可能指邊疆的生活或經歷。
  • 真宰:真正的支配者,這裏指命運或天意。
  • 乾坤:天地。
  • 春臺:春天的舞臺,比喻美好的地方或時光。
  • 白龜:可能指某種吉祥的象徵。
  • 金雞:可能指某種吉祥的象徵,與白龜相對。
  • 放赦:釋放,特指皇帝的赦免。
  • 欷歔:嘆息聲。
  • 堯仁:指古代帝王堯的仁德。
  • 象天:比喻天意或天命。
  • 倚蓋:依靠,依賴。
  • 皇輿:皇帝的車駕,這裏指國家的疆域或統治。

翻譯

十年間與你相遇在神武營,你騎馬奔騰,塵土不揚。腰間的金飾自珍,匣中的寶劍常發出聲響。 十年間在瓊海與你重逢,你裝扮成仙人的模樣。旅途中的停留只是短暫的過客,雄心壯志卻在滔天巨浪中空逐。 在浪花聲中詢問歸途,天南地北情無限。武功坊下的夢逍遙,奇甸街前的行快樂。 這次真的進入了蓬萊仙島,十月的梅花讓人感覺春天來得早。雲邊的筇竹手杖面似人,石上的芝麻大如棗。 不要說長安繁華,海上的奇景更值得誇讚。冬天不必非得吃黃芽菜,寒冷的裝備何須白貝花。 嘆你遨遊七十載,椰酒椰漿自解。海鷗相狎無機關,塞馬由來有真宰。 勸你長醉且徘徊,天地何處不是春臺。今夜白龜才入夢,明日金雞放赦來。 唉,天南地北無界限,堯的仁德如天如倚蓋。你不從軍萬里行,怎能識得皇輿如此廣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十年間的兩次重逢,一次在神武營,一次在瓊海,通過對比展現了友人的變化與不變。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金鐺、寶劍、梅花、筇竹等,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英雄氣概和仙風道骨的讚賞。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友人長久遨遊、歷經滄桑的感慨,以及對國家疆域廣闊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國家的熱愛。

鄭廷鵠

鄭廷鵠,字元侍,號一鵬,瓊山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調儀制郎,升吏科給事中,晉工科左給事,擢江西提學,遷江西參政。以母老乞歸,築室石湖,著書自娛,累薦不起。祀鄉賢。著有《藿膾集》、《蘭省集》、《掖垣集》、《學臺集》、《石湖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九、清雍正《廣東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等有傳。鄭廷鵠詩,以明陳是集編《溟南詩選》(民國二十年海口海南書局印行)卷二所收鄭詩爲底本,參校同年海口海南書局印行《海南叢書》第六冊所收之《石湖遺集》。集外詩附於後。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