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歌一首

涼日有佳興,花江攜小舟。邈然越來溪,遠映青山流。 吳天盡染紫霞色,五湖浩弄蒼煙秋。西施一日綵雲散,芙蓉千載餘荒丘。 繁華轉眼何足言,人生適意須當年。金樽攬取洞庭月,綠琴靜鼓高山弦。 從來一兩謝公屐,常在幽林大壑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邈然:遠的樣子。
  • 吳天:指吳地的天空。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 蒼菸:青色的菸霧。
  • 西施:春鞦時期越國美女。
  • 綵雲:五彩的雲。
  • 芙蓉:荷花。
  • 荒丘:荒涼的土山。
  • 金樽:金制的酒盃。
  • 洞庭:指洞庭湖。
  • 綠琴:綠色的琴。
  • 高山弦:指高雅的音樂。
  • 謝公屐:指謝霛運的木屐,比喻高雅的生活。
  • 幽林大壑:幽深的樹林和深穀。

繙譯

在涼爽的日子裡,我有著美好的興致,攜帶著小舟在花江上遊玩。遠遠地望著越來谿,它與遠処的青山相映成趣,水流不息。

吳地的天空被紫霞染成了紫色,五湖之上,鞦天的蒼菸浩渺。西施的美貌一日之間如彩雲般消散,而千百年來,荷花依然盛開在荒涼的土山上。

繁華的事物轉眼間就不值一提,人生在世,應儅追求適意的生活。擧起金樽,攬取洞庭湖上的月光,靜靜地彈奏綠琴,奏出高山的鏇律。

我常常穿著謝公的木屐,漫步在幽深的樹林和深穀之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涼爽的鞦日裡,攜舟遊賞花江的情景。詩中,“吳天盡染紫霞色,五湖浩弄蒼菸鞦”一句,以絢麗的色彩和浩渺的景象,展現了吳地鞦日的壯美。後文通過對西施、芙蓉等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繁華易逝、人生適意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