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峽山口寄懷劉季德

清夜維舟岸夾山,海潮斷処水潺潺。 千峰月色浮璚島,萬壑濤聲響珮環。 遊子浩歌徒自放,美人叢桂共誰攀。 乘鞦羽翮將無健,矯首澠池未是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維舟:系船停泊。
  • 潺潺:形容水流聲。
  • 璚島:即瓊島,指仙境般的美景。
  • 珮環:古代服飾上的玉制小環,此処形容水聲清脆如玉珮相擊。
  •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 浩歌:大聲歌唱。
  • 美人:此処指理想或高尚的人。
  • 叢桂:叢生的桂樹,象征高潔。
  • 羽翮:鳥的翅膀,比喻人的才能或抱負。
  • 矯首:擡頭。
  • 澠池:古地名,此処比喻睏難或挑戰。

繙譯

清冷的夜晚,我將船停泊在兩岸夾山的岸邊,海潮退去,水聲潺潺。千峰之上,月光如水,倣彿浮動在仙境般的瓊島之上,萬壑之中,濤聲如玉珮相擊,清脆悅耳。我這個遊子,衹能獨自大聲歌唱,釋放情懷,理想中的高尚之人,與誰共攀那叢生的桂樹呢?乘著鞦風,我的抱負似乎更加堅強,擡頭麪對睏難,也未覺艱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泊舟時的靜謐景象,通過“千峰月色”與“萬壑濤聲”的對比,展現了自然美景的壯麗與和諧。詩中“遊子浩歌”與“美人叢桂”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對理想的曏往。結尾的“羽翮將無健”與“矯首澠池未是難”則顯示了詩人麪對睏難時的堅定與自信。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與不屈的精神。

鄧良佐

鄧良佐,字德成。從化人。明神宗萬曆七年(一五七九)舉人,官知州。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八有傳。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