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窗聽雨爲西安楊公圭賦

· 管訥
草堂千個種長鬆,好雨時來紫閣峯。 聲到風枝驚睡鶴,勢回雲壑起潛龍。 暮樵鄰父歸應溼,晨汲家僮出更慵。 且喜官閒清兩耳,逢人莫說大夫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草堂:指簡樸自然的居所。
  • 千個:形容松樹衆多。
  • 紫閣峯:山峯名,這裏指山峯高聳,雲霧繚繞。
  • 風枝:風吹動的樹枝。
  • 睡鶴:棲息的鶴。
  • 雲壑:雲霧繚繞的深谷。
  • 潛龍:隱伏的龍,比喻隱居的賢才。
  • 暮樵:傍晚砍柴。
  • 鄰父:鄰居的老人。
  • 晨汲:早晨取水。
  • 家僮:家中的僕人。
  • :懶惰。
  • 官閒:官職清閒。
  • 大夫封:指高官的封號。

翻譯

草堂周圍種滿了松樹,好雨時節,雨水從紫閣峯上降臨。 雨聲驚醒了棲息在風枝上的鶴,雨勢迴旋,彷彿喚醒了雲霧深谷中的潛龍。 傍晚,鄰居的老人砍柴歸來,身上溼漉漉的;早晨,家中的僕人取水,顯得懶洋洋的。 我且享受這官職的清閒,讓耳朵清淨,遇到人時,不要提起那些高官的封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雨中松林的靜謐景象,通過「聲到風枝驚睡鶴,勢回雲壑起潛龍」的生動描寫,展現了雨聲的威力與自然的生機。詩中「暮樵鄰父歸應溼,晨汲家僮出更慵」反映了鄉村生活的樸實與寧靜。結尾的「且喜官閒清兩耳,逢人莫說大夫封」則表達了詩人對清閒生活的滿足和對世俗名利的淡漠,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心境。

管訥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時敏。少即能詩。洪武中徵拜楚王府紀善,遷左長史,事王二十餘年,以忠謹聞。年七十餘致仕,楚王請留居武昌,祿養終身。有《蚓竅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