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按察使郭智之福建
聖朝建百職,風紀任匪輕。
外臺掌一面,郡邑瞻儀刑。
自非英特流,是職良難勝。
郭君京畿彥,擢桂當妙齡。
遂峨獬豸冠,正笏居明廷。
丹心照白日,逸氣凌青冥。
乘驄道途肅,攬轡污濁清。
鷹隼戾霄漢,歘使凡鳥驚。
以茲荷優擢,出入被恩榮。
朱衣面黼扆,錦帶腰間橫。
奉命鎮關陝,惓惓效忠誠。
邊堠息烽警,民物俱安寧。
暫息九霄翮,高秋再騫騰。
七閩在南服,憲度虛鑑衡。
喜君膺薦拔,告別今戒行。
風清殘暑收,雨霽涼氣生。
畫船泛清波,一日千里程。
暮發廣川驛,朝過下邳城。
蘇臺月先白,錢塘潮正平。
行行抵閩粵,下車振英聲。
林藪斷豺虎,海島絕鯢鯨。
令行羣邪伏,心正公道明。
定知惠愛洽,不負知已情。
永保松柏操,歲晚長青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紀:指紀律、法度。
- 外臺:指地方官府。
- 瞻儀刑:仰望效法。
- 英特流:傑出的人物。
- 擢桂:科舉考試中舉。
- 獬豸冠:古代法官的帽子,象徵公正。
- 正笏:手持笏板,表示正式場合。
- 凌青冥:高聳入雲。
- 乘驄:騎着青白色的馬,指官員出行。
- 攬轡:拉住馬繮,指控制局面。
- 鷹隼:猛禽,比喻英勇。
- 戾霄漢:高飛入雲。
- 歘(xū):忽然。
- 荷優擢:受到優待和提拔。
- 朱衣:紅色的官服。
- 黼扆:屏風,指皇宮。
- 鎮關陝:鎮守陝西一帶。
- 邊堠:邊境的瞭望臺。
- 九霄翮:高空的翅膀,比喻高官。
- 七閩:指福建。
- 憲度:法度。
- 虛鑑衡:空缺的監察職位。
- 膺薦拔:受到推薦和提拔。
- 廣川驛:地名,指廣川的驛站。
- 下邳城:地名,指下邳的城池。
- 蘇臺:蘇州的別稱。
- 錢塘潮:指杭州的錢塘江潮。
- 閩粵:福建和廣東。
- 林藪:深林。
- 鯢鯨:大魚,比喻惡勢力。
- 令行羣邪伏:法令一發,邪惡之人屈服。
- 松柏操:比喻堅貞不屈的品格。
翻譯
在聖明的朝廷中,設立了百官,而風紀之職責任重大。地方官府仰望效法中央,若非傑出的人物,是難以勝任此職的。郭君是京城的才俊,年輕時便科舉中舉。他戴上象徵公正的法官帽,手持笏板,在朝廷中正直地站立。他的丹心照耀着白日,逸氣高聳入雲。他騎着青白色的馬,道路因此肅穆,拉住馬繮,污濁得以澄清。他的英勇如同高飛的猛禽,使凡鳥驚恐。因此他受到優待和提拔,出入都受到恩榮。他穿着紅色的官服,面對皇宮的屏風,腰間橫着錦帶。他奉命鎮守陝西一帶,忠誠地效忠。邊境的瞭望臺不再有烽火警報,民物安寧。他暫時休息,如同高空的翅膀,等待再次高飛。福建在南方,法度空缺,喜見郭君受到推薦和提拔,告別之際,他已準備啓程。風清氣爽,暑氣消退,雨過天晴,涼氣生起。他乘着畫船,在清澈的波濤中,一日千里。傍晚從廣川驛出發,早晨已過下邳城。蘇州的月色先白,杭州的錢塘江潮正平。他一路行至福建和廣東,下車時英聲震天。深林中的豺虎被斷絕,海島上的大魚被杜絕。法令一發,邪惡之人屈服,心正則公道明。他定能廣施惠愛,不負知已之情。他永遠保持堅貞不屈的品格,歲末依舊青青。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郭智之的才華與品德,以及他在官場上的卓越表現。通過描繪郭君的官職晉升、忠誠履職、以及他的高尚品格,表達了對其的敬仰與祝福。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徵和比喻,如「獬豸冠」、「鷹隼」、「松柏操」等,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對理想官員形象的讚美和對國家安寧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