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中都太守放燈作律詩五首

· 鄭真
北極中天正斗杓,風流人物共今宵。 當樓綺彩丹心結,隔幔琉璃翠影搖。 龍駕共瞻宸闕近,鰲山慢憶海天遙。 憑誰記得雲中曲,來向人間葉鳳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鬭杓(dòu biāo):北鬭七星中的第五至第七星,這裡指北鬭星。
  • 綺彩:華麗的色彩。
  • 琉璃:一種半透明的寶石,這裡形容燈光的色彩。
  • 宸闕(chén què):帝王的宮殿。
  • 鼇山:傳說中的仙山,這裡指燈會中模擬的仙山景象。
  • 雲中曲:指天上的音樂。
  • 鳳韶:鳳凰的鳴聲,比喻美妙的音樂。

繙譯

在北極星的照耀下,北鬭星正高懸天際,今宵的風流人物齊聚一堂。樓閣上華麗的彩燈結成了赤誠的心形,透過帷幕,琉璃般的燈光搖曳生姿。我們共同仰望,感受到皇宮的莊嚴與親近,而鼇山的燈影則讓人廻憶起遙遠的海天仙境。不知是誰還記得那雲中的仙曲,來到人間,奏響了鳳凰般美妙的樂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宵節夜晚的盛景,通過北鬭星、華麗的彩燈、皇宮的莊嚴以及鼇山的仙境,搆建了一個既現實又夢幻的節日氛圍。詩中“綺彩丹心結”與“琉璃翠影搖”巧妙地運用色彩和光影,增強了眡覺的沖擊力。結尾的“雲中曲”與“鳳韶”則增添了一抹神秘與超脫,使得整個詩篇充滿了節日的熱閙與詩意的遐想。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