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孫山人歸苕溪草堂一首

山人遺榮者,長嘯遊三吳。 海上冠服野,客中琴劍孤。 陽春武林去,飛鶴思林逋。 桃李本無言,忽然生西湖。 秋鴻度霜野,茫茫動輕艫。 棹入霅川裏,水寒汀草枯。 緬想玄真子,昔代煙霞徒。 結廬追高塵,白雲炊雕菰。 蘿日理璚篇,江風開玉壺。 故人亦豹隱,骯髒在吳趨。 幸枉瑤音來,慰予長嘆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遺榮:拋棄榮華富貴。
  • 三吳:古代指吳郡、吳興、會稽三地,泛指江南地區。
  • 冠服野:穿著樸素的服裝,形容不拘小節。
  • 陽春:溫煖的春天。
  • 武林:杭州的別稱。
  • 飛鶴:比喻高人隱士。
  • 林逋:宋代著名隱士,以養鶴種梅聞名。
  • 桃李:比喻學生或弟子。
  • 無言:沒有言語,比喻默默無聞。
  • 鞦鴻:鞦天的鴻雁,比喻離別。
  • 輕艫:輕便的小船。
  • 霅川:即苕谿,在今浙江省湖州市。
  • 玄真子:唐代道士張志和的別號,以隱逸著稱。
  • 結廬:建造簡陋的房屋。
  • 高塵:高潔的塵世之外。
  • 白雲炊雕菰:比喻隱居生活清貧而高潔。
  • 蘿日:藤蘿下的陽光。
  • 璚篇:珍貴的詩文。
  • 江風:江上的風。
  • 玉壺:比喻清澈高潔的心境。
  • 豹隱:比喻隱居不出。
  • 肮髒:高亢剛直的樣子。
  • 吳趨:吳地的風俗。
  • 瑤音:美好的音樂或言辤。
  • 歎訏:歎息。

繙譯

山人拋棄了榮華富貴,常常在江南地區長歗漫遊。他穿著樸素的服裝,在客人中孤獨地彈琴舞劍。溫煖的春天,他離開杭州,像飛鶴一樣思唸著隱士林逋。桃李本無聲,卻突然在西湖邊生長。鞦天的鴻雁飛過霜野,小船在茫茫水麪上輕輕搖動。船進入苕谿,水寒草枯。他緬懷唐代隱士玄真子,曾經也是追尋高潔塵世之外的人。他在白雲下建造簡陋的房屋,用藤蘿下的陽光整理珍貴的詩文,江上的風吹開清澈高潔的心境。他的老朋友也在吳地隱居,高亢剛直。幸好有美好的音樂或言辤傳來,安慰他長久的歎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山人拋棄世俗榮華,追求高潔隱逸生活的形象。詩中通過對山人遊歷、服飾、琴劍、離別、隱居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其超脫塵世、曏往自然的情懷。同時,通過對玄真子、林逋等歷史隱士的緬懷,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贊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贊美。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