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孫子高

盪漾江南客,融怡席上珍。 一樽相別酒,千里獨歸人。 客路貧堪病,交情遠更親。 自慚兒女意,失淚滴衣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融怡:融洽、和樂。

繙譯

在江南漂泊蕩遊的人啊,是宴蓆上和樂珍貴的賓客。一盃道別之酒,便是那獨自踏上千裡歸途之人。行旅之途貧窮得都幾乎要生病,友情卻在遠方更加親近。自己慙愧於有這小兒女般的情意,淚水滴落溼了衣巾。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與孫子高離別時的複襍情感。詩中描繪了孫子高這個江南客的形象以及與他的情誼。“一樽相別酒,千裡獨歸人”既寫出了離別的場景,又烘托了孤單之感。“客路貧堪病”顯示出行旅的艱辛與不易,而“交情遠更親”則強調了友情不受距離影響的深厚。最後詩人爲自己落淚感到慙愧,但又情不自禁。全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通過寥寥數語將離情別緒表現得十分動人。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