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崦嵫(yān zī):山名,在甘肅天水西,古代常用來指日落的地方 。
- 沆碭(hàng dàng):這裏指天地之間一片渾然的氣象。
- 白鳥:白色的鳥,這裏可能指海鷗、白鷺之類。
- 不勝(shèng)閒:非常悠閒。勝,盡。
- 歸鞍:指歸馬,即騎馬回去。
- 侵:漸近。
- 調角:吹奏的號角聲。
-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均以建康(今南京)爲都城。
翻譯
太陽慢慢落到了崦嵫山的外面,秋天的氣息在遼闊渾然的天地間瀰漫開來。清澈的江水美得無比妙曼,白色的鳥兒悠閒得彷彿時間都靜止了。一陣雨過後,雲霧從山嶺上散去,天空澄澈,明月慢慢升上了河灣。我騎馬返程,漸近了那吹響的號角聲,回頭眺望,還能看見承載着六朝興衰的山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亭晚眺的優美畫卷。首聯通過寫太陽西沉到崦嵫山外,秋意瀰漫在天地之間,給人一種宏大而略帶蕭瑟的開場之感。頷聯「清江無限好,白鳥不勝閒」描繪出靜態與動態結合的美景,清江美不勝收,白鳥悠然閒適,展現出大自然的恬靜與美妙。頸聯「雨過雲收嶺,天空月上灣」進一步刻畫了雨後初晴,明月升起的澄澈景象,給畫面增添了一種空靈的感覺。尾聯「歸鞍侵調角,回首六朝山」則由寫景轉入敘事抒情,詩人騎馬歸途漸近號角聲,回頭看到承載着厚重歷史的六朝山巒,引發人們對歷史興廢、人生滄桑的種種感慨,使詩歌在優美的風景描繪之中又蘊含了深層次的文化底蘊與情感內涵,情景交融,餘味悠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