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鬆

森森直幹百餘尋,高入青冥不附林。 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豈因糞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廟乏材應見取,世無良匠勿相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ēn):形容樹木茂盛繁密。
  • :古代的長度單位,八尺爲一尋。
  • 青冥:形容青蒼幽遠,指青天。
  • (hè):山谷。

翻譯

古松枝幹繁密筆直有一百多尋長,高高伸入青蒼的天空而不依傍樹林。萬千山谷中風吹來生成夜間的聲響,千山明月照耀下懸掛着秋日的樹蔭。哪裏是憑藉糞土的栽培之力,而是自然得到天地造化的本心。朝廷缺少良材應該取用它,世上沒有好的工匠就不要去侵害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鬆的高大挺拔、茂盛繁密以及其獨立不羣的姿態。首聯突出古鬆的直幹之高,展現其傲然之態。頷聯通過風響和月影,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進一步烘托古鬆的高逸。頸聯表明古鬆的成長是自然造化的結果,而非依附外力。尾聯則表達希望古鬆能被朝廷所用,同時也呼籲不要被不懂的人隨意破壞。全詩託物言志,借古鬆來表達自己追求獨立、自由和不附權貴的心志。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

王安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