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

靈場奔走尚無功,去馬來車道不通。 風助亂雲陰更密,水爭高岸氣尤雄。 平時溝洫今多廢,下戶京囷久已空。 肉食自嗟何所報,古人憂國願年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場:祭祀仙靈的壇場。
  • 溝洫(xù):田間水道。
  • 京囷(qūn):糧倉。

翻譯

在仙靈壇場奔走還是沒有功效,離去的馬和前來的車道路都不通。風幫助亂雲使得天空陰雲更加濃密,水爭相沖向高處的堤岸氣勢尤其雄壯。平常時候的田間水道現在大多廢棄了,貧困的百姓家的糧倉長久以來已經空空如也。享受肉食的自己嘆息能拿什麼來回報,古代的人憂慮國家而希望豐收之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久雨成災的景象以及由此帶來的種種困境。詩中通過「靈場奔走尚無功」表現出面對災害人們祈求神靈卻依然無助的狀態,「風助亂雲陰更密」等句渲染出風雨交加、水勢洶涌的壓抑氛圍,也暗示了災情的嚴峻。後面提到溝洫廢棄、百姓糧倉皆空,體現出對民生的擔憂。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無法爲國家和百姓做出更多貢獻的愧疚,以及對古人憂國憂民同時期盼豐收願望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深沉,既反映了現實的困境,也蘊含着詩人的家國情懷。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