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雲寺寄頓關主

野鳥啼殘山寂寂,菩提葉落雨紛紛。 門臨海國煙城晚,僧臥江門古寺雲。 懶骨未堪人似我,孤懷聊得我憐君。 相期萬壑千峯外,長嘯一聲白日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野鳥:野外的鳥。
  • 菩提:佛教名詞,梵文 Bodhi 的音譯,意爲覺悟、智慧。此處指菩提樹。
  • 寂寂:形容寂靜冷落的樣子。
  • 葉落:樹葉飄落。
  • 紛紛:多而雜亂的樣子。
  • 臨海國:靠近海邊的地區。
  • 煙城:煙霧籠罩的城市。
  • 江門:江邊。
  • 懶骨:懶惰的品性。
  • 孤懷:孤獨的情懷。

翻譯

野外的鳥兒啼叫着,聲音漸漸消失,四周的山顯得寂靜冷落。菩提樹上的葉子紛紛飄落,伴隨着細雨紛紛揚揚。 寺廟的門對着海邊那煙霧籠罩的城市,夜晚已經降臨。僧人躺在江邊這古老的寺廟中,周圍雲霧繚繞。 我這懶惰的品性,使我覺得別人都不像我這樣,而我孤獨的情懷,讓我覺得只有你能得到我的憐惜。 期待着在那萬壑千峯之外,我們能放聲長嘯,讓那嘯聲在白日裏迴盪,使天色彷彿都變得昏暗。

賞析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幽靜、寂寥的氛圍。首聯通過「野鳥啼殘」「山寂寂」「菩提葉落」「雨紛紛」等景象,描繪出大自然的寧靜與蕭瑟,同時也蘊含着一種淡淡的憂傷。頷聯「門臨海國煙城晚,僧臥江門古寺雲」,進一步強調了環境的清幽和寂靜,展現出寺廟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頸聯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懶惰品性的自嘲以及對關主的憐惜之情,體現出一種複雜的情感。尾聯「相期萬壑千峯外,長嘯一聲白日昏」,表現出詩人對自由和超脫的嚮往,以及內心深處的豪放之氣。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情感融爲一體,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釋今嚴

今嚴(?──一六五八?),字足兩。順德人。俗姓羅,原名殿式,字君奭。諸生。弱冠從天然禪師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曆三年(一六四九)脫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興請藏,還至歸宗,閱大藏一週,遭歲儉,日止一糜,研覽不輟。病還雷峯,愛棲賢山水之勝,扶病強行。居無何,竟以宿疾蛻於五乳峯靜室。著有《西窗遺稿》一卷,《秋懷》、《百合》諸詩。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