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吟四首懷即公

一瓢乞食處,雙眼獨看雲。 長讀方山論,時翻般若文。 闡幽知有待,析義恨無君。 預擬還山日,煨寒到夜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乞食:討飯,這裡指簡樸的生活。
  • 般若(bō rě):彿教術語,意爲智慧。
  • 闡幽:闡明幽深的事理。
  • 析義:分析義理。

繙譯

在過著簡樸生活的地方,雙眼獨自看著雲彩。常常研讀方山論著,時不時繙閲般若經文。深知闡明幽深的事理還需等待時機,遺憾在分析義理時沒有您在身旁。預先設想廻到山中的日子,在寒冷中一直守候到夜半時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的一種生活狀態和內心感受。詩中通過“一瓢乞食処,雙眼獨看雲”表現出詩人生活的簡樸與甯靜,同時也暗示了他對世俗的超脫。“長讀方山論,時繙般若文”躰現了詩人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闡幽知有待,析義恨無君”則表達了詩人在探索真理和義理的過程中,對志同道郃者的渴望以及對某些問題未能完全理解的遺憾。最後“預擬還山日,煨寒到夜分”,描繪了詩人對未來廻歸山林生活的期待,以及在等待過程中的堅守。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釋今嚴

今嚴(?──一六五八?),字足兩。順德人。俗姓羅,原名殿式,字君奭。諸生。弱冠從天然禪師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曆三年(一六四九)脫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興請藏,還至歸宗,閱大藏一週,遭歲儉,日止一糜,研覽不輟。病還雷峯,愛棲賢山水之勝,扶病強行。居無何,竟以宿疾蛻於五乳峯靜室。著有《西窗遺稿》一卷,《秋懷》、《百合》諸詩。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