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

粵王城外海東垂,野客吟餘山寺時。 月閏秋光菊發早,江關烽斷雁來遲。 候邊砧杵侵朝急,警戍清笳徹夜吹。 聞道六朝陵寢處,西風依舊漢旌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粵王城:指廣州。 :指南海。 :邊,邊際。(「垂」讀作「chuí」) :本義指餘數,這裏指農曆閏年,多出一個月。 江關:古關名,位於今四川奉節東。這裏泛指關隘要塞。 :烽火。 砧杵(zhēn chǔ):搗衣石和棒槌,這裏指搗衣聲。 警戍:警戒守衛。 笳(jiā):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類似笛子。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它們都建都於建康(今南京)。 陵寢:古代帝王陵墓的宮殿寢廟。

翻譯

在廣州城的外邊南海的東陲,我這個山野之人在山寺吟詩之後。農曆閏月使得秋天的光景中菊花早早開放,關隘要塞的烽火斷絕導致大雁遲來。早晨邊地的搗衣聲急促地傳來,爲警戒守衛而吹奏的清笳整夜響着。聽說在六朝帝王陵墓所在之處,西風吹過,依舊飄揚着漢代的旌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地秋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對歷史的感慨。首聯點明地點和人物,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氛圍。頷聯通過描寫月閏秋光菊早發和江關烽斷雁來遲,表現出時節的變化和邊地的特殊情況。頸聯進一步描寫邊地的緊張氣氛,砧杵聲和清笳聲烘托出戍邊的情景。尾聯則通過對六朝陵寢處的想象,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思索,漢代的旌旗在西風中飄揚,暗示着歷史的延續和滄桑。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既有對邊地生活的描繪,也有對歷史的緬懷和思考。

釋今嚴

今嚴(?──一六五八?),字足兩。順德人。俗姓羅,原名殿式,字君奭。諸生。弱冠從天然禪師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曆三年(一六四九)脫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興請藏,還至歸宗,閱大藏一週,遭歲儉,日止一糜,研覽不輟。病還雷峯,愛棲賢山水之勝,扶病強行。居無何,竟以宿疾蛻於五乳峯靜室。著有《西窗遺稿》一卷,《秋懷》、《百合》諸詩。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