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泉

每當秋盡海潮上,直至秋來又未清。 四衆殷勤將拜祝,一泓甘冽自然成。 不徒引去供煎茗,尚有餘波可濯纓。 無限高人同賦詠,與他流播此芳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四衆:佛教稱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爲四衆,這裏泛指衆人。(比(bǐ)丘:和尚。比(bǐ)丘尼:尼姑。優(yōu)婆塞:男居士。優(yōu)婆夷:女居士)
  • 泓(hóng):水深而廣。
  • 濯(zhuó)纓:洗濯冠纓。《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後以「濯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翻譯

每當秋季結束海潮上漲,一直到秋季又來都沒有清澈。衆人殷勤地將進行拜祝,一泓甘甜清冽的泉水自然形成。這不只是被引來供人煎茶,還有剩餘的水波可以洗濯冠纓。無限的高人一同賦詠,使它的美名得以流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泉的形成以及它的特點和價值。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海潮和泉水的情況,展現了自然的變化。接下來描述了衆人對泉水的期望和泉水的自然形成,以及它的多種用途,如供人煎茶和洗濯冠纓,體現了泉水的珍貴。最後兩句則強調了人們對冬泉的讚美和傳頌,使它的美名得以傳播。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表達了作者對冬泉的喜愛和對自然的讚美之情。

釋今嚴

今嚴(?──一六五八?),字足兩。順德人。俗姓羅,原名殿式,字君奭。諸生。弱冠從天然禪師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曆三年(一六四九)脫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興請藏,還至歸宗,閱大藏一週,遭歲儉,日止一糜,研覽不輟。病還雷峯,愛棲賢山水之勝,扶病強行。居無何,竟以宿疾蛻於五乳峯靜室。著有《西窗遺稿》一卷,《秋懷》、《百合》諸詩。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