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其一

一徑濃陰影覆牆,含煙敲雨暑天涼。 猗猗肯羨夭桃豔,凜凜終同勁柏剛。 風籟入時添細韻,月華臨處送清光。 凌冬不改青堅節,冒雪何傷色轉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一徑:一條小路。
  • **濃陰:濃重的樹蔭。
  • **覆牆:覆蓋着牆壁。
  • **敲雨:指竹子在雨中發出聲響,彷彿敲擊着雨水。
  • ****猗猗(yī yī)**:形容竹子美好的樣子。
  • **肯羨:怎會羨慕。
  • **夭桃:豔麗的桃花。
  • **凜凜:嚴肅;令人敬畏的樣子。這裏形容竹子有剛正不屈的氣質 。
  • **風籟:風吹竹子發出的聲音。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
  • **月華:月光。
  • **青堅節:竹子翠綠堅韌的竹節,象徵高潔堅定的品質。
  • **色轉蒼:顏色變得更加深綠。

翻譯

一條小路旁濃濃的樹蔭覆蓋着牆壁,那含着雲煙在雨中作響的竹子,讓炎熱的夏日也添了幾分涼爽。竹子姿態美好,它怎會羨慕豔麗的桃花呢?它始終如勁直的松柏那般剛正不屈。清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增添了細膩的韻味;月光灑下,竹子送來清幽的光芒。即便到了寒冬,它也不會改變翠綠堅韌的氣節;遭遇大雪天,那顏色反而愈發深綠,絲毫不受損傷。

賞析

這首詩是朱淑真對竹子品性的讚美之作。開篇描繪了一幅清幽靜謐的畫面,濃蔭覆蓋着牆壁,暑天因竹子變得涼爽,營造出優雅的氛圍。頷聯通過竹子「不羨夭桃豔」與「終同勁柏剛」兩種態度的對比,突出了竹子不慕虛榮、剛正不阿的高尚品質,展現其精神格調和內在氣質。頸聯從聲音和光影的角度,描寫風吹竹葉的動聽韻律以及月光下竹子散發的清光,動靜結合,富有畫面感,寫出了竹子在不同情境下的韻味之美。尾聯以寒冬與大雪的惡劣環境襯托竹子始終堅持自我、不畏艱難的氣節,「凌冬不改」「冒雪蒼色」進一步深化主旨,體現了詩人對竹子這種堅貞不屈精神的由衷讚歎,也寄寓着詩人自己如竹一般堅守自我、不隨波逐流的情懷志向 。

朱淑真

朱淑真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海寧(今屬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 生於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終因抑鬱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是劫後餘篇。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