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疆竹枝詞三十首

柳樹流泉似建瓴,衆來排日諷番經。便如札答祈風雨,奇術惟推兩事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回疆:清代對新疆地區的統稱。
  • 竹枝詞:一種民間歌謠形式,多以俚語寫景抒情。
  • 柳樹流泉:形容新疆地區柳樹繁茂,泉水潺潺。
  • 建瓴:形容水流傾瀉而下,比喻事物順暢無阻。
  • 排日:白天,太陽當空時。
  • 諷番經:諷刺外族(此處指新疆的少數民族)的宗教經典。
  • 札答:可能是指當地的一種祈禱方式或者習俗。
  • 祈風雨:向神靈祈求風調雨順。
  • 奇術:指當地人認爲的神奇方法或信仰。
  • 兩事靈:指上述的祈禱祈福活動非常靈驗。

翻譯

新疆的柳樹隨風搖曳,泉水奔流如同水瓶倒水般暢快,人們在白天聚集,公開嘲笑外族的宗教經典。他們就像用札答的方式祈求風雨,認爲這種奇特的祈福方法無比靈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當時新疆地區的生活場景和民俗風情,通過柳樹和泉水的形象,展現了新疆的自然之美。同時,詩人以輕鬆幽默的筆觸,揭示了當地人民對外族宗教的某些態度,既有對異文化的觀察,也暗含着文化差異下的交流與理解。"排日諷番經"一句,既表現了民間百姓的直接反應,又暗示了文化衝突的微妙存在。整體上,這是一首富有地方色彩和人文關懷的竹枝詞。

林則徐

林則徐

林則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峯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