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花下悵然有感因和俶玉用昌黎寒食日出遊韻
幽棲近水花不病,臘雪孕春開特盛。
海棠紅過藤始華,紫雲羃天百重映。
人稀野僻足孤賞,雀啅蜂喧故無競。
懸知京國輸馨妍,祗惜禊辰欠觴詠。
惡風掀空如掃籜,狼藉頓毀容妝正。
明年會有豔陽天,似此爛漫恐難更。
衰榮更迭固其所,排斥須臾詎非命?
封姨很婞少女狂,誰使操弄青帝柄?
念昔螭頭賜沐歸,衆香得氣一陽慶。
液池瓊島蓬萊春,立馬諦看矍然敬。
南尋天寧北極樂,西上翠微豁清夐。
側帽平窺韋杜天,銜杯自樂堯舜聖。
鳳城回首十寒食,一散風花難合併。
滄江病臥天所憐,故遣繁英娛野性。
難消薄福且招妒,稍負殊芳例遭橫。
情緣禪力戰勝難,清淚如泉繞花迸。
春光向闌致可戀,新秧貼罽夾荷鏡。
批風抹月吾猶人,種樹養魚是亦政。
止酒從教議醒狂,懶呤無那逢敵勁。
君如爲花來已遲,除坐綠陰及夏令。
拼音
所属合集

陳寶琛
淸末民國初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長菴,改字伯潛,字伯潛,號弢菴、陶菴、橘隱,晚號聽水、滄趣。陳家累代簪纓,爲榕城望族。曾祖父陳若霖官至刑部尚書。寶琛年十三歲,縣學秀才,十八歲中舉。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授編修。陳寶琛兄弟六人,三人進士,三人舉人,人稱「兄弟六科甲」。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擢翰林侍讀,與學士張佩綸、通政使黃體芳、侍郎寶廷等好論時政,合稱「淸流四諫」。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沙俄侵佔伊犁九城,力主收復。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充武英殿提調官。翌年,授翰林院 侍講學士,纂修《穆宗本紀》。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任江西學政,重修 白鹿洞書院。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上疎《請募勇參用西法教練》,主張「變化以盡利,任人以責實,籌餉以持久」,中法戰爭失利,受牽連,被降五級,回鄕閉門讀書,修葺先祖「賜書樓」,構築「滄趣樓」。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任鰲峰書院山長。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任福建鐵路總辦,修漳廈鐵路,並任福建高等學堂(即今福州第一中學)監督。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創立全閩師範學堂(今福建師大)。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奉召入京,任禮學館總纂大臣。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毓慶宮行走,任溥儀老師,賜紫禁城騎馬。繼任漢軍副都統、弼德院顧問大臣。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淸帝遜位,後仍追隨溥儀。命修《德宗實録》。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張勳復辟時,推舉爲內閣議政大臣。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修成《德宗本紀》,授太傅。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引薦鄭孝胥入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隨溥儀移居天津。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1932年),滿洲國 成立,寶琛專程赴長春探望溥儀,拒受僞職。民國二十四年乙亥二月初一日(公元1935年3月5日)卯時病逝於北平住處,春秋八十有八。喪聞,溥儀震悼,賜奠醊,賜祭一壇,特諡文忠,晉贈太師,賞給陀羅經被,賞銀九千元治喪葬。有藏書十萬冊,「淸末陳氏私家藏書之多,冠於全閩」。著有《陳文忠公奏議》、《滄趣樓文存》、《滄趣樓詩集》、《滄趣樓律賦》、《南遊草》等。
► 889篇诗文
陳寶琛的其他作品
- 《 天中節賜紗卷次溫毅夫御史韻 》 —— [ 清 ] 陳寶琛
- 《 題萬公雨葵園剪燭圖予寓居即公雨經宿處葵園前廳也 》 —— [ 清 ] 陳寶琛
- 《 息力雜詩 其四 》 —— [ 清 ] 陳寶琛
- 《 孤山迪臣祠墓 》 —— [ 清 ] 陳寶琛
- 《 次韻畏廬石遺唱酬之作 》 —— [ 清 ] 陳寶琛
- 《 題吳恪齋爲羅稷臣畫梅 》 —— [ 清 ] 陳寶琛
- 《 袁潔珊參議金鎧用京驚韻見贈次和兼以留別 》 —— [ 清 ] 陳寶琛
- 《 瑞臣屬題羅兩峯上兀夜飲圖摹本 》 —— [ 清 ] 陳寶琛
相关推荐
- 《 鷓鴣天 · ·癸未元巳,風雨中臥病花巖僧舍 》 —— [ 清 ] 陳匪石
- 《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遊湖上得十絕句呈同社 》 —— [ 宋 ] 楊萬里
- 《 满江红 次宇文总领上巳日游湖韵 》 —— [ 宋 ] 京鏜
- 《 謝黃森惠詩並草書 》 —— [ 宋 ] 文同
- 《 上巳讌集懋社十二首 其七 》 —— [ 清 ] 瞿士雅
- 《 上已同茂秦子與順甫遊姚令園分韻 》 —— [ 明 ] 王世貞
- 《 上巳讌集懋社十二首 其九 》 —— [ 清 ] 瞿士雅
- 《 病起 》 —— [ 清 ] 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