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巳日:古代節日,農曆三月初三。
- 倪瓚:元代畫家、詩人。
- 石樑:石制的橋樑。
- 敧斜:傾斜。
- 華陽:地名,今四川成都附近。
- 道士家:指道觀,道教修行的地方。
- 漠漠:形容雲霧密佈的樣子。
- 潺潺:形容水聲。
- 閒看:閒看。
- 稚子:小孩。
- 翻書葉:翻閱書頁。
- 汲井花:從井中取水。
- 躡飛霞:追隨飛霞,形容仙人或超凡脫俗的境界。
翻譯
在石橋破舊的小屋旁,道路傾斜,這裏僻靜得像是華陽的道士之家。春雲密佈,彷彿有別鶴飛過,夜雨中夾雜着蛙鳴。閒暇時,我看着孩子們翻閱書頁,偶爾有鄰家的老人從井中取水。日暮時分,我心中感到悲傷,看着江水泛着綠光,與我同舟的人已經追隨飛霞而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僻靜而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石樑破屋路敧斜」一句,即勾勒出一幅古樸幽靜的畫面,而「漠漠春雲飛別鶴,潺潺夜雨雜鳴蛙」則進一步以自然之聲色,渲染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結尾的「日暮傷心江水綠,共舟人已躡飛霞」則透露出詩人對逝去時光的哀愁和對仙境的嚮往,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深遠。

倪瓚
元明間常州無錫人,字元鎮,號雲林居士,又有荊蠻民、幻霞子、曲全叟、朱陽館主等號。博學,好古。有潔癖。家雄於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居有清悶閣,藏書數千卷,古鼎法書,名琴奇畫陳刊左右,幽迥絕塵。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富家悉被禍,而瓚扁舟箬笠,往來太湖及松江三泖間。不受張士誠徵召,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以蕭疏見長。與黃公望、王蒙、吳鎮爲元季四家。有《清悶閣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