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秣陵(mò líng):南京的古稱。
- 氤氳(yīn yūn):形容煙或雲氣濃郁。
- 句曲:即茅山,在今江蘇句容縣東南。
- 鸞鶴羣:暗指仙人。鸞鶴,傳說中仙人所乘之鳥。
- 真:指道家的修煉真諦或仙人。
- 石髓:石鐘乳,傳說中仙人食用可延年益壽。
- 三峯:指茅山的三座山峯。
- 江雲:江邊的雲霧。
- 太古文:這裏指天上的星象,寓意宇宙的奧祕。
- 黃生:指黃淳夫。
- 換仙骨:指修煉成仙,脫胎換骨。
- 茅君:即茅盈,道教茅山派祖師。
翻譯
南京城的美好氣象每日都煙靄瀰漫,句曲山逍遙自在地有仙人鸞鶴成羣。 各個山洞中藏着修煉的真諦,彷彿石鐘乳般珍貴,茅山的三座山峯秀麗挺拔,超出江邊的雲霧之上。 鬆間的明月懸掛着清秋的影子,天上的星星羅列如同深奧的古文。 早晚黃淳夫你能修煉得脫胎換骨,期望我們一同向南去拜訪茅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茅山的神祕與美好,以及詩人對友人黃淳夫的期望。詩的首聯通過描寫秣陵的佳氣和句曲山的鸞鶴羣,營造出一種神祕而美好的氛圍。頷聯描述了茅山的山洞藏真和山峯秀麗,突出了其獨特的地理風貌和神祕的文化內涵。頸聯以鬆間月和天上星爲意象,進一步烘托出茅山的清幽和神祕。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黃淳夫能夠修煉成仙的期望,以及一同拜訪茅君的願望,體現了詩人對道教文化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意境優美,用詞精準,將茅山的神祕與詩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
謝榛的其他作品
- 《 次潘國主對菊韻用述鄙懷 》 —— [ 明 ] 謝榛
- 《 宿淇門驛懷孫方伯性甫王憲副廷瞻江少參伯陽 》 —— [ 明 ] 謝榛
- 《 雁 》 —— [ 明 ] 謝榛
- 《 端午集吳郎中峻伯宅得山字 》 —— [ 明 ] 謝榛
- 《 送李給事元樹奉使雲中諸鎮 》 —— [ 明 ] 謝榛
- 《 江南曲二首其二 》 —— [ 明 ] 謝榛
- 《 狼村 》 —— [ 明 ] 謝榛
- 《 鄭侍御元壽見過時謫深州 》 —— [ 明 ] 謝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