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有感

· 謝榛
老去生涯一短筇,幾年河嶽寄行蹤。 城邊瑟瑟高秋樹,天外沉沉靜夜鍾。 風急沙洲移鸛雀,雲深潭水護蛟龍。 邇來不見同心侶,無奈狂歌阮嗣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短筇(qióng):短杖。
  • 河嶽:黃河和山嶽,泛指山川。
  • 瑟瑟:形容風聲或其他輕微的聲音。
  • 邇(ěr)來:近來。

繙譯

年紀漸老,我的生活中衹有一根短杖相伴,幾年來在山河之間寄托著自己的行蹤。城邊高大的鞦樹在鞦風中發出瑟瑟聲響,寂靜的夜晚,從天外傳來沉重的鍾聲。疾風刮過,沙洲上的鸛雀轉移了位置,雲朵深濃,潭水中似乎深藏著蛟龍,被保護著。近來沒有見到志同道郃的伴侶,無奈之下,我像阮嗣宗那樣縱情狂歌。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鞦夜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詩的首聯寫詩人年老,以短杖爲伴,四処漂泊的生活狀態。頷聯通過描寫城邊鞦樹的瑟瑟之聲和天外靜夜的鍾聲,烘托出鞦夜的寂靜和清冷。頸聯進一步描繪風急雲深的景象,暗示環境的變幻和不穩定。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因不見同心伴侶而産生的孤獨感,衹能以狂歌來排解心中的苦悶,如同阮嗣宗一般。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透露出詩人對生活的感慨和對友情的渴望。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