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公園借居

· 謝榛
欲覽匡廬勝,衰年惜未能。 棲遲無俗侶,幽寂共鄰僧。 禪定階前石,心空夜半燈。 浮圖著靈異,昨上最高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匡廬:指廬山(lú shān),相傳殷周之際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於此,故稱。
  • 棲遲:遊息,居留。
  • 禪定:佛教禪宗修行方法之一,使心定於一處,不起雜念。
  • 浮圖:梵語(fàn yǔ)音譯,指佛塔。

翻譯

想要飽覽廬山的勝景,只可惜我已年老體衰不能前往。在這安靜的公園裏借住,居處遊息沒有庸俗的伴侶,清幽寂靜中與鄰僧爲伴。在階前的石頭上參禪入定,夜半的心如同那明燈般空靈。佛塔顯露出神奇靈異,昨天我登上了它的最高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靜公園借居時的情景與心境。詩的首聯表達了詩人對廬山勝景的嚮往以及因年老體衰而不能前往的遺憾。頷聯描述了借居之地的環境,強調了其清幽寂靜,沒有世俗的紛擾,只有與鄰僧相伴。頸聯寫詩人在階前石上禪定,體現了他內心的寧靜與空靈。尾聯提到佛塔的靈異,詩人登上最高層,或許也暗示着他對某種精神境界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幽,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超脫的生活的嚮往和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