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天壇山

· 謝榛
目極天壇路渺茫,往時高步採瓊芳。 白雲壑斷笙音度,紅葉林空酒氣香。 仙客並遊心自逸,野猿一見意相忘。 醉呼童子收詩草,月上千峯臥石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壇(tiān tán):山名,在今河南省濟源市西北。
  • 瓊芳:美好的花草。
  • (hè):山谷。
  • 笙音:笙的樂聲。
  • 仙客:指修仙或遊山的人,這裏指作者自己。

翻譯

極目遠望天壇山,山路渺茫難以看清,昔日我曾高昂闊步在此採摘美好的花草。白雲繚繞的山谷阻斷處,傳來悠揚的笙樂聲,紅葉凋零的樹林空寂中,飄來陣陣酒的香氣。我與一同遊玩的人心情自在安逸,看到野生的猿猴,一時便忘卻了一切。醉酒後呼喊童子收拾詩稿,在月光照耀下,於千峯之上躺在石牀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回憶中的天壇山景象,表現出一種閒適、自在的心境。首聯通過「目極」展現出天壇山的遙遠和路途的渺茫,同時回憶起過去在此採花的情景。頷聯以白雲壑和紅葉林爲背景,分別從聽覺「笙音度」和嗅覺「酒氣香」兩個方面描繪出山中的美妙氛圍。頸聯則表達了作者與同伴遊玩時的愉悅和放鬆,以及見到野猿時的忘俗之感。尾聯「醉呼童子收詩草,月上千峯臥石牀」,更是將這種閒適之情推向高潮,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讓讀者感受到了天壇山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