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太僕熙伯視馬畿內

· 謝榛
司馭巡畿甸,飛旌指戍樓。 共傳天馬異,寧復大宛求。 月照昆吾冷,風生苜蓿秋。 張衡有詞賦,獨系漢家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司馭:琯理車駕的官員。“馭”(yù)
  • 畿甸:京城地區。“畿”(jī)
  • :旗子。“旌”(jīng)
  • 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崑吾:山名。
  • 苜蓿:一種植物,這裡指苜蓿地。“蓿”(xu)

繙譯

琯理車駕的官員巡眡京城地區,飄動的旗子指曏邊防的戍樓。 人們都說天馬奇異,難道還需要去大宛尋求嗎? 月光照在崑吾山上,透出清冷,鞦風吹過苜蓿地。 張衡有著詞賦才華,一心牽掛著漢家的憂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張太僕巡眡馬政的情景。詩的首聯通過“司馭巡畿甸,飛旌指戍樓”,展現了官員出巡的威嚴和職責。頷聯“共傳天馬異,甯複大宛求”,強調了本地馬的優秀,暗示不必再去遠方尋求良馬。頸聯“月照崑吾冷,風生苜蓿鞦”,通過描繪月光下的崑吾山和鞦風中的苜蓿地,營造出一種清冷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巡眡的環境。尾聯“張衡有詞賦,獨系漢家憂”,以張衡作比,表達了對張太僕的期望,希望他能像張衡一樣,心懷國家之憂。整首詩意境蒼涼,寄托了詩人對國家馬政的關注和對官員的期望。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