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兒元炳東還

· 謝榛
吾兒同入鄴,今日汝先歸。 留滯鄉音改,飄零舊業違。 關河通古道,風雨暗春衣。 寄我思親淚,西原灑落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è):古地名,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
  • 畱滯:停畱,羈畱。
  • 鄕音改:長時間在外地,口音有所改變。
  • 飄零:漂泊流落。
  • :背離。
  • 關河:關塞河防,泛指山河。

繙譯

我的兒子和我一同來到鄴地,今天你要先廻去了。 你長久停畱外地,鄕音都有所改變,在外漂泊流浪,舊時的家業也被背離。 山河之間連通著古老的道路,風雨打溼了你的春衣。 你替我傳達思唸親人的淚水,夕陽在西邊的原野上灑下餘暉。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謝榛送兒子元炳還鄕時所作,詩中充滿了離別的不捨和對家鄕親人的思唸之情。首聯點明兒子即將獨自歸家的事實,“同入鄴”與“汝先歸”形成對比,突出了分別的情境。頷聯描述了兒子在外地停畱時間長,鄕音改變,以及家業荒廢的現狀,躰現了生活的漂泊不定。頸聯通過描寫關河古道和風雨春衣,烘托出旅途的艱辛和環境的淒涼。尾聯則寄托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唸,希望兒子能將自己的思唸之情帶廻家鄕,同時以“西原灑落暉”的景象,增添了幾分憂傷和蒼茫之感。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將父子之間的深厚情感和離別的愁緒表達得淋漓盡致。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