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懷十首寄示小兒澤其一
昔我南澗來,遂謀西園居。
蕭蕭桑柘陰,下有比屋廬。
交枝囀黃鳥,澄波躍文魚。
花香入戶牖,草色連階除。
衡門閉白日,高詠古人書。
目送遠山雲,心遊天地初。
貧賤固可樂,富貴將焉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澗:指南邊的山澗。
- 柘(zhè):一種落葉灌木或喬木,樹皮有長刺,葉卵形,可以喂蠶,皮可以染黃色,木材質堅而緻密,是貴重的木料。
- 比屋廬:挨家挨戶的房屋。
- 牖(yǒu):窗戶。
- 階除:臺階。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
翻譯
以前我從南邊的山澗而來,於是謀劃着在西園居住。 桑柘樹的樹蔭蕭蕭,下面有挨家挨戶的房屋。 樹枝交錯間黃鳥啼鳴,清澈的水波中魚兒跳躍。 花兒的香氣飄進窗戶,青草的顏色連接着臺階。 簡陋的門在白天關閉着,高聲吟誦古人的書籍。 目光追隨着遠方的山雲,心靈遨遊在天地初始之時。 貧賤本來就是可以快樂的,富貴又能怎麼樣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所居住的環境以及他的心境。詩的前半部分通過對西園景色的描寫,如桑柘樹的樹蔭、黃鳥的鳴叫、魚兒的跳躍、花香草色等,展現出一個寧靜、優美的居住環境,給人以清新自然之感。後半部分則表達了詩人對貧賤生活的態度,認爲貧賤也有其快樂之處,而對富貴則持一種淡泊的態度。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簡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體現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樸素生活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