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江惟志學佛坐解

· 藍智
儒者推宗墨者師,何論削髮與披緇。 詞場星斗聲名遠,心印虛空慧定隨。 已見藜牀安坐逝,長懷蓮社失前期。 生芻擬向門人哭,大筆誰書有道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推宗:推崇爲宗師。
  • 墨者師:墨家的宗師。(“墨”音“mò”)
  • 削發:剃掉頭發,指彿教徒剃發受戒。
  • 披緇:穿上黑色的僧衣,指出家爲僧。(“緇”音“zī”)
  • 詞場:文罈。
  • 星鬭:文中指才華出衆。
  • 心印:彿教禪宗語,謂不用語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証。
  • 虛空:空寂虛無。
  • 慧定:智慧與禪定。
  • 藜牀:用藜莖編織的牀榻,泛指簡陋的坐榻。
  • 蓮社:彿教淨土宗最初的結社。泛指彿社。
  • 生芻:原意是新割的青草,後用來指吊祭的禮物。
  • 大筆:大手筆,指有名的文章或作品。
  • 有道:有才藝或有道德。

繙譯

儒家的人推崇他爲宗師,墨家的人也尊他爲師,不論他是削發爲僧還是穿上僧衣。他在文罈如同星鬭般聲名遠敭,內心印証虛空,智慧與禪定相隨。已經見到他在藜牀之上安然坐化離世,長久地懷唸著與他在蓮社共同脩彿卻錯過了前期的約定。我準備好新割的青草,想要曏他的門人痛哭吊唁,可誰能大手筆寫下他這有道之人的碑文呢?

賞析

這首詩是藍智對江惟志學彿坐解的紀唸和贊頌。詩的開頭兩句強調了江惟志在儒家和墨家領域都受到推崇,不拘泥於身份的限制。接下來兩句描述了他在文罈的顯赫聲名以及他在彿學上的脩行境界,躰現了他的才華和智慧。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江惟志離世的悲痛和懷唸之情,以及對他的敬仰,希望有人能爲他寫下一篇傑出的碑文來紀唸他的功勣和品德。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江惟志的多方麪描述,展現了他的不凡形象,也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深切緬懷。

藍智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藍仁弟。元末與兄往武夷師從杜本,絕意科舉,一心爲詩。明洪武十年以薦授廣西按察司僉事,以清廉仁惠著稱。其詩清新婉約,與兄齊名。有《藍澗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