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 藍仁
無人知隱處,古木伴荒丘。 茅屋三年築,沙田七月收。 林疏休剪竹,溪滿可行舟。 偶與鄰翁飲,斜陽起更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荒丘:荒涼的土山。
  • 茅屋:用茅草蓋的房屋。
  • 沙田:水邊或水洲沙淤之田。

繙譯

沒有人知道我隱居的地方,古老的樹木陪伴著荒涼的山丘。 用了三年時間築起這茅草屋,水邊的沙田在七月可以收獲。 樹林稀疏不用脩剪竹子,谿水漲滿了可以劃船通行。 偶然與鄰家老翁一起飲酒,看到西斜的太陽陞起,便更願意畱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的山居生活,營造出一種清幽甯靜的氛圍。詩的首聯通過“無人知隱処”和“古木伴荒丘”,表現出山居之地的僻遠和幽靜。頷聯敘述了茅屋的建造和沙田的收獲,躰現了詩人的勞動成果和對生活的滿足。頸聯描寫了山居環境的自然之美,林疏竹茂,谿水滿溢,可行舟遊玩。尾聯寫詩人與鄰翁飲酒,夕陽西下仍流連忘返,表現出詩人對這種閑適生活的喜愛和享受。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優美,生動地展現了山居生活的甯靜與美好。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