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樵翁:打柴的老人。這裏指偕倫白山(qié lún bái shān)。
- 黃閣:漢代丞相聽事閣及三公官署廳門塗黃色,後用以指宰相官署。
- 聽履:指帝王親近的重臣。
- 簫韶(xiāo sháo):舜樂名。泛指美妙的仙樂。
- 南薰:指《南風》歌,傳爲虞舜所作。借指從南面刮來的風。
翻譯
清晨的陽光透過梧桐的枝葉,映照着打柴老人的身影,他的離去或留下,如同走在同一條未分岔的天道上。在朝廷爲官就如星辰般的重臣,仍然在踐行職責,而隱居在碧山之中的猿猴和仙鶴,暫時隨他一同生活。古代的賢能之人在中途感嘆路途的荒蕪迷茫,而清澈的水源阻止了放縱奔流的水勢。還未能奏響如簫韶般的美妙音樂以應和世俗的音韻,暫且敲打着土鼓,獻上如南風般溫和的樂曲。
賞析
這首詩以景寓情,通過描繪朝陽、梧影、樵雲等自然景象,表達了對偕倫白山的一種複雜情感。詩中既有對他曾經可能在官場的提及(「黃閣星晨猶聽履」),也有對他現在歸山隱居生活的描述(「碧山猿鶴暫隨羣」)。同時,詩中還蘊含了對人生道路的思考(「古賢中路嗟荒莽」)以及對保持內心平靜和節制的主張(「活水源頭遏放奔」)。最後兩句則表現出一種在現實中尋求平和與美好的願望。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含蓄,將自然景觀與人生感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