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趙聲遠韻

· 藍仁
閒抱瑤琴入武夷,名山不隱復何之。 五車舊富三冬學,一卷新題九曲詩。 鵰鶚漸沖霄漢遠,蜩蟬自送夕陽遲。 君家清獻梅花在,靜對高標有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瑤琴:用玉裝飾的琴,這裏泛指精美的琴。(:yáo)
  • 武夷:武夷山,位於中國福建省。
  • 五車:形容書多。
  • 三冬學:古代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爲冬季,借指讀書學習。
  • 鵰鶚:一種猛禽,常用來比喻志向高遠的人。(:è)
  • 霄漢:天空,雲霄。
  • 蜩蟬:蟬。(:tiáo)
  • 清獻:指北宋名臣趙抃(biàn),諡號「清獻」,這裏借指趙聲遠(詩名中的人物),以其品德高尚的先祖來讚譽他。
  • 高標:高枝,這裏指梅花樹高聳的枝條,也象徵着高尚的品格和境界。

翻譯

悠閒地抱着精美琴前往武夷山,如此名山若不隱居還能去哪裏呢。 擁有豐富的學識和多年的苦學積累,新創作了一首關於九曲溪的詩。 志向高遠的人漸漸衝向高遠的天空,蟬兒自己送走了遲緩的夕陽。 你家如趙抃般品德高尚,那梅花依然綻放,我靜靜地面對着那高聳的梅枝,心中有所思索。

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閒適的筆調展開,描繪了詩人前往武夷山的情景以及內心的感受。首聯表達了詩人對武夷山作爲隱居之地的嚮往,體現了他對自然山水的喜愛。頷聯強調了詩人的學識和創作,顯示出他的文化底蘊。頸聯通過鵰鶚沖霄和蜩蟬送夕陽的對比,暗示了不同人的志向和境界。尾聯則以趙聲遠家的梅花爲引,聯想到高尚的品德,同時也反映出詩人對高尚品格的追求和思考。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用典自然,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